蜀黍_一个令君迷妹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从古代“隐诛”制度来浅谈荀彧和陆逊晚年结局

Anja:

不要被这么学术、这么论文的题目吓到23333333


      

         昨晚两点多被姬友的QQ吓醒:“你的题目写反了!不是从小写大而是从大写小!”……一看就知道是毕论定题时被打回来重新修改的人起的【。      


其实这原本是那天和姬友交流关于汉代死刑制度时突发奇想的一个曹荀和权逊的脑洞,后来越琢磨越觉得有趣,觉得应该写下来,感兴趣的小伙伴就继续看下去吧~




1. 什么是“隐诛”?


在宋杰先生的《汉代死刑制度研究》中是这样描写“隐诛”的:“‘隐戮’称作‘隐诛’,此处的‘隐’为隐讳,即掩藏案情,不让公众见闻犯人的定罪与处死过程。”也就相当于“秘密处决”。其中,隐诛一般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隐诛与显诛相结合,如赐死下狱死,这一类是在宣判、处决等过程中有些环节是公开的,但有些是秘密的,而且之后尸体不会公开示人;第二种是真正的隐诛,如忧死风旨暗害,这一类是完全秘密的,从开始诉讼到最后判决都处于隐蔽的状态,其死因通常以犯人自杀、病故、或其他死因加以掩饰。 


这两种死法没有确切的适用范围,不管是诸如丞相、大将军这样的权臣,皇后、妃子、诸侯王这样的皇室成员,还是某些民间的高人、名士这样的白衣,这几种死法均有涉及。不过与前者相比,后者的死法因为更隐蔽,所以当权者不得已处理掉某些人时,考虑到皇家颜面和随之产生的社会影响(比如有人会趁机谋反或是搅弄社会舆论等),就会选择“隐诛”。


综上所述,我认为荀彧和陆逊虽然都是受到猜忌而死,但死的方式不一样:荀彧是被“完全隐诛”,而陆逊死于被“半隐半显”地诛杀(后面会详细说到)。




2. 具体分析荀彧的离世。


众所周知,曹操与荀彧最后在“曹操该不该加封魏王”的问题上闹崩的(《三国志·卷十》: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之后,曹操讨伐孙权,他命令荀彧到谯县劳军,并趁机将他留在军中,当曹操的兵马到濡须时,荀彧因病被留在寿春,不久忧虑而死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


《三国志》的说法是荀彧最后“忧虑而死”。这种死法更接近“隐诛”中的“忧死”。所谓忧死,简单来说就是“是指当事人遇到重大变故后忧愁惊惧,导致发病而终 ”(节选自宋杰《汉代的秘密处决与政治暗杀——隐诛》)。


曹操与荀彧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在一起谋事,建安十七年(212年)因为“进爵国公”的事分开,这样算来荀彧做曹操的谋士做了二十年,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然而这二十年的情谊在一夕之间变得面目全非,任何人都不会接受,荀彧也是一样。因此这样看“忧死”是荀彧遭受政治挫折后(劝阻曹操称王反遭猜忌),加上病痛(病得已经不能赶上曹操的军队了),身心俱疲最终抑郁而亡,的确是能说得通的。


但是“忧死”在史书写法中,就是一种隐晦的春秋笔法,是为了掩盖某种真实目的而曲笔写成的说法。根据宋杰先生的说法,真正的“忧死”有三种:①被迫自杀;②被秘密下狱后被暗杀;③“忧”同“幽”,是被幽禁而死。


如果光看《三国志》还看不出什么的话,那么《魏氏春秋》中就写得很明白了: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也就是说,曹操通过给荀彧“空食盒”来暗示他“物不能尽其用等同于废物”,从而达到逼迫荀彧自尽的目的;而荀彧在灰心失望下明白了曹操的用心,于是选择服毒来了结自己的生命。


说句题外话,我以前总不理解为什么曹操给荀彧一个空食盒荀彧就去自杀,看了这个论文才知道:有些话,不必说出口,也不用讲得太难听,这是保存二人最后的尊严。




3. 具体分析陆逊的离世。


孙权猜忌陆逊是从二宫之争时开始的。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为了争夺权力,几乎将整个东吴朝堂里的臣子卷了进来,其中就包括陆逊的族子陆胤。陆胤是太子孙和的党羽,当孙和得知孙权在一次密谈中属意于孙霸时,就找到陆胤说让陆逊给孙权上表劝谏孙权。(《吴录》:权时见杨竺,辟左右而论霸之才,竺深述霸有文武英姿,宜为嫡嗣,於是权乃许立焉。……太子不见(陆胤),而微服至其车上,与共密议,欲令陆逊表谏。)与此同时太子太傅吾粲与陆逊通过信,于是陆逊就上表孙权说不该废长立幼,要求进京面见孙权(《三国志·陆逊传》:及太子有不安之仪,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但此时孙权已经意识到密谈的内容泄露出去,于是发怒,不让陆逊来,并接连派去使者去指责陆逊,陆逊最终气愤猝死《三国志》: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


孙权最后多次派遣使者去责问陆逊,这符合“半隐半显”式的诛杀中“赐死”这一大类,而这一类包含一项“以死谢罪”。以死谢罪有很多种方式,有直接下召让臣子自裁,如白起被秦昭王赐死在杜邮;有派遣使者去问责有罪的臣子,直到受谴者自杀,如西汉张汤被问责8次后才自杀;如果受谴者在问责后没有自杀的,皇帝通常会将其逮捕入狱折磨而死或者直接公开问斩,前者如周亚夫在问责后要自杀,结果被他的妻子拦下,之后被捕入狱,5天后周亚夫在狱中吐血而亡,后者如窦婴,直接被捕入狱后公开斩首,这就从“半隐半显”转换为“显诛”;有时朝廷只是在诏书上给予“严谴切责”,并未列出死罪或直接暗示其自尽,则受谴者要根据诏书的责备内容揣测上意,自己领悟去了结性命,如西汉翟方进受谴,他最终选择自尽来保住家人,等等。因为“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大臣们在遭到某种程度的重责时必须自尽,这是汉朝官场的惯例(节选自宋杰《汉代的秘密处决与政治暗杀——隐诛》)。而三国时期紧接着汉朝,所以这种“以死谢罪”是有连续性的。


因此当孙权决定派遣使者去责问陆逊时,在他心里其实已经对陆逊起了杀意,但是顾着往日的情面他没有选择决绝地下旨直接赐死陆逊,而是通过这种曲折委婉的手法来提醒他:你犯了大错,以死谢罪吧。而陆逊在被责问后也明白了孙权一定要致他于死地的决心,因此最后“愤恚致卒”气死了。至于到底是真的因为过度恼怒失望伤心而猝死,还是自裁后史家用“春秋笔法”曲写出来的,就要看大家怎么理解了。


依旧题外话,可能有些人看史料觉得不过是责备几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个“责问”在古代真的是非常非常严重的事,有时候皇帝只是责问臣子并没有说让他自裁或者怎么样,这个臣子的幕僚都会劝他“我求求你你死了吧这样你的家人还有我们都平安了”……所以……真的不要小瞧这个“责问”,也不要简单将“责问”理解成“责备几句”。如果硬要套用现在的话讲,就有点像是……问责?或者是双规?我记得现在不是有些官员在问责后也会自杀什么的……




4. 最后碎碎念几句。


写这个文时一直在单曲循环《御龙吟》。以前听这首歌只觉得这首歌好大气啊,或者是英雄末路的沧桑感,但刚刚在听这首歌时只觉得悲凉,所以在最后很想谈谈对于曹荀和权逊的理解。以下全部是个人观点,欢迎评论里一起讨论,但请不要故意来撕。


先说曹荀。个人觉得其实他俩都没错,只不过是站在不同角度去看一件事。曹操代表的是一种新兴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取代已经腐朽掉的汉王朝,改朝换代其实是很正常的;而荀彧是在站在“食汉禄”的世家子弟的角度上,他更希望汉王朝能重新兴盛起来,而不是让另一种势力来取代汉王朝。


再说权逊。在刚入三国圈时总听到一个名词“渣权”,出处就是说孙权逼死陆逊这件事,但我认为他也是有苦衷的。孙权作为皇帝,他在某日突然发现自己最好的朋友兼下属投靠了自己的继承人,这会给他一种“你他妈就是盼着老子死所以巴巴儿站在我儿子那边”的印象,这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很心寒的事,更别提日夜猜忌臣子的皇帝了,如果陆逊不上表,他只需要表示“陛下,臣是您的人”就可以了,但陆逊一道表章上去就表明支持太子,还说要进京面见他,殊不知皇帝最忌讳的就是继承人和高官,尤其是经常驻守边防的高官有牵连,最后才有这种过激反应。但这么做的确太绝情,硬是将他最好的朋友、最忠心的下属逼死,也难怪孙权在临终前一年流着泪对陆逊之子陆抗说:“我之前听信谗言,辜负了你父亲,前前后后责问的内容我已经烧掉了,不要再让别人看到。”(《三国志》:(陆抗)病差当还,权涕泣与别,谓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所以其实他也是很后悔的吧。


反观陆逊,他劝说孙权不要废长立幼是站在吴国的立场上的,因为如果轻易废长立幼、废嫡立庶会让社会动荡不安(具体参见袁绍父子),虽说这是孙权的家务事,但帝王的家务事也是吴国的国家大事,陆逊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有责任有义务劝说孙权不能过度偏爱鲁王孙霸。然而党争何其凶险,一步错步步错,陆逊上表给孙权就说明他是支持太子,那么在孙权看来陆逊“背叛”了他投靠太子,才会一怒之下多次派遣侍者去责问他。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越写心里越难受……


写到最后想起《新三》中曹操在荀彧自尽后悼念他时感叹道:“文若,我想念我们的当年啊。”




END

评论
热度 ( 540 )
  1. 共70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蜀黍_一个令君迷妹 | Powered by LOFTER